《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蝉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
近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发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成果报告(2016-2022年)》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文期刊用户关注度报告(2021年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和“2021年度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最受欢迎期刊”。这是我刊继2021年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之后,再次入选“最受欢迎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由中宣部部署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建设,教育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关部委配合,其他社科机构参与共同建设和管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开展具体工作,是最大的中文哲学社会科学开放获取学术平台。
我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时代需要推动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打造出以“中国学”“新时代”“国际化”为显著特色的系列品牌栏目,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经过十余年建设发展,形成了“中国文体学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大学与近代中国”“经典与解释”“文明与宗教研究”“亚欧文化研究”“现象学研究”等一批具有良好学术声誉的文史哲品牌栏目,凸显了办刊特色,获得学界高度认可。先后连续三届入选全国“百强报刊”,成为仅有的两家连续三届入选的高校学报之一;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成为了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我刊积极应用新技术,通过数字化多元传播不断提升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国家队”的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专题成果2次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以及《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2020年,“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题成果形成的报告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采用,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参阅。同年,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年度考核中获评为“优秀”。2021年,入选北京图博会“中国精品期刊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精品期刊”。2022年,入选北京图博会“2022中国精品期刊展”;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位居“2022年中国C刊公众号阅读榜(高校学报类)”TOP4,推文总篇数、阅读总人次、在看总人次、点赞总人次均居于全国高校学报类前列。



